close

沒有人自傳這樣寫吧?

記得當年,我的高中同學的某一篇週記內容,就是在討論「週記」這件事的意義與正當性…

照這個邏輯,為何不能討論一下自傳跟印象管理的關係呢?而且我覺得這個情境,是最適合展開這種分析的。(如果去業界應徵,這樣寫會被幹爆吧。)

我的自傳,就先來個非常社會學式的開場(其實蠻得意的),自傳寫了大概寫了八頁(非雙行間距),研究計畫寫了二十四頁,希望老師們不要覺得我很厚話...

貼上第一段,後面的心路歷程就有點不好意思了放上來了。不過,有別於以前讀書、求職,這是我這輩子寫得最認真,最有誠意的一次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

<<自傳>>

履歷與印象管理

自傳、履歷(resume),套句Erving Goffman的話,就是一系列「印象管理」(impression management)的過程。作為申請入學者,或是面試者,處於一種有意識地「揭露」(disclose)或「遮掩」(covering)關於自身的資訊,揭露自身適合當下應徵情境(situation)的特質、屬性、經歷,建構、整飾出一個理想求職者的形象。

另一方面,「遮掩」不利應徵的資訊,當然也是非常重要。通常不會有求職者面談的主管坦誠:個人胸無大志,只想領著一份不錯的薪資,早點下班回家。(事實上,依據我自己的工作經驗,超過半數以上的人,都非常在乎工時與薪資,關於升遷與否,大家都會有默契地將眼光投入在那些非常積極努力,以公司為家的少數人身上。對其他人而言,這通常是次要的考量。)

求職者在學成績不佳,和指導教授、長官相處不睦,難堪的離職原因…等等,這些有可能影響自身的不利因素,都會盡可能的忽略,或是用一種較和緩、修飾過的、符合常規的方式處理[註1](雖然我在大學時期成績不佳,但是後來因為某某事件開啟了我的興趣,讓我找到了研究的興趣,整個人脫胎換骨、開竅了,也變得非常有工作紀律,非常認真與專注...)。總之,就是建構一個理想形象,在情境中演一場戲(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),希望在主管們前面留下良好的印象,獲得自身想要的結果[註2]。坊間也有非常多資源,甚至名師開班授課,教你如何寫好履歷,如何準備面試,教授各種小訣竅(衣著、應答、相關資料、道具等等),模擬演練,以期在雇主面前呈現一個良好的形象,獲得最高的印象分數,得到工作機會。

主管們也不是省油的燈,他們是超級手電筒!他們經驗豐富,一道光下來,就可以照亮各個陰暗的角落,他們用各種方法來揭露(uncovering)求職者表面的偽裝。最常見的,就是詢問學生的指導老師,或是求職者的前一任長官,或是求職者在表格中填寫的推薦人(中文我不太清楚怎麼說,在職場中,通常被稱作reference call)。或是要求應徵者攜帶成績單或是相關證明文件;或是進行長時間、縝密的性向測驗或面試。各大公司在應徵的時候,通用的筆試通常是英文和性向測驗,其中性向測驗,有一個「誠實程度」的問題,這個問題不止一種,也不止一項,它會夾雜在各個測驗題目之中,回答完關於人際關係的問題之後,冷不防的插入一個問題:「在求學過程中有無作弊?」(如果答沒有的,有很大機率是說謊),或是重複同樣的問題,交叉比對整個試卷中的相同問題,看是否有矛盾的地方。並且要求答題者必須在短時間內回答大量的問題,不讓他有時間思考,盡量根據直覺回答,避免他仔細推敲出理想的答案。在許多公司,會進行長時間的面試,仔細的評估對方的能力,不讓對方僅僅靠著短時間內,靠著口頭上的「聲稱」而決定評價。

像在M公司,要應徵的工程師,通常都會被「釘」在白板上,面試官有部門的資深工程師,部門主管,部門經理,他們通常技術超群,知識豐富,除了基本的要求(自我介紹、報告上一份工作內容或是學位論文)以外,他們要挑戰求職者的能力極限,會針對特定的學科(按照成績單上歷年的修業課程,逐科詢問),深度詢問各式各樣的問題,或是請他答覆設計好的問題(經典的問題是:請估算全台灣有多少個加油站?並說明估計的方法),不僅是問他知不知道,答案通常不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在旁邊觀察,在未知答案的情況之下,他如何解題?回答的邏輯與知識的深度為何[註3]。根據在該公司上班的學弟說法,通常這種馬拉松式(至少一天)的面試,面試進來的員工,通常都非常符合部門的需求,而這些員工都表現良好。如果瀏覽「博碩士論文」網站,以「印象管理」作為關鍵字搜尋,可以得到許多關於這方面的研究:身為公司聘雇者,如何運用各種策略與工具,破解求職者的前台呈現[註4],更精準地評估求職者的能力。

高明的求職者,也可以反將對方一軍,進行「反揭露」(counter uncovering),網路上有許多人,特別針對性向測驗做功課,一起討論及分享答題技巧,妥善的應對「誠實問題」(他們稱之為「測驗內藏的炸彈」),或是預測出對方特別留意的線索,先行預先安排。像是在有把握的報告內容中刻意交代不清,一副不太了解的樣子[註5]。求職者在表格中填寫的推薦人,甚至是上一份工作的主管,都已經妥善交待好了,確認他們會照自己的劇本演出,而刪掉那些不確定會幫忙說好話的。(這些行為,通常被稱作:「挖洞給人跳」。)

這是一場策略互動(strategic interaction),帶著鬥智的成份,像是玩一場情報遊戲,目標是獲取對方緊緊守護的真實情報[註6],求職者希望多了解公司、部門運作的真實情況,主管、同事好不好相處,薪資與工時,面談者亦希望能夠了解對方是否具備工作倫理,夠不夠柔順,夠不夠耐操,工作能力如何。在雙方的操弄(covering, uncovering, counter uncovering)、互動之中,能夠獲得較多真實資訊的一方,自然會佔上風,能夠得到自身想要的結果。

根據我求職參加過的面試經驗,面試是非常絞盡腦汁、重視臨場反應、運用印象管理的一系列緊湊的過程,Goffman的確精準地抓住了這種策略互動的面向。但是,依照這個邏輯,是不是所有的面試,甚至所有互動都充滿了爾虞我詐的成份?(這也是Goffman一直以來被批評,或是被誤會的地方。)其實也不盡然,實際的狀況,還是要依據各種情境而定。如果是在商場上面的談判、撲克遊戲、職務的應徵[註7],這種策略互動是常見的,甚至被允許的(橋牌「叫牌」就被寫在遊戲規則之中)。在宗教團體的分享會,或是在各種親密關係的互動之中,遮掩特定事實,是不被允許的,在這裡,甚至鼓勵將自己最私密,最羞恥開口的內容,呈現到台前。唯有如此,彼此的關係和互動模式,透過這種赤裸的揭露(在情境中的口頭襌是: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秘密),才得以被確認,團體、組織、關係,才能繼續維持。

就我本身而言,申請研究所,並不是出於特殊利益或是文憑考量,我已經擁有碩士學位,也有一個穩定的工作,這個學位對我來說,對我的現實生活上並不能帶來什麼太大的利益。不過就自己的生命而言,其實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,我是帶著疑惑而來的。

在下面的段落中,希望能夠盡可能的介紹自己,談談這些年來的困惑,與自身的關懷。


(以下內容需要回復才能看到)

註1:「如何老實說」離職的原因,有許多經驗上的討論。https://www.ptt.cc/bbs/chatskill/M.1436258506.A.0A0.html 此篇文章中
有幾個關鍵詞:歸咎個人、強調正向、合作。這些都是職場上被讚揚的價值。藉由歸咎個人的策略,卻突顯出自身正向的、積極的特
質,為自己加分。

註2:還記得2009年碩士畢業應徵XX工程師的時候,自認「表演」得還不錯, 研究成果與應答都很流暢,也表現得一副我對工
程實做充滿熱忱的樣子,但最後二選一(另一個對手是中X電機碩士),沒有被選上,在裡面大力推薦我的學長告訴我,老闆看到我當
過業務,一口認定我會作一陣子工程師之後內轉部門去當業務。這時候業務的資歷在此情境下反而是扣分。

註3:這也是Goffman說的,給予(gives),和流露(gives off)的差別,通常觀察者要注意後者。

註4:譬如此論文:「求職者行為特性分析之個案研究」,徐順儒,2015,實踐大學,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。其論文的摘要是這
樣寫的:使用「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與文獻調查法,並利用104人力銀行44項行為向度、職位能力KSAO理論、印象管理戰術、組織契合
度」來評估求職者的能力;在面試的實際互動中:「若面試官對求職者觀察與組織契合不相符時,求職者將會採用印象管理戰術加以
替代,面試官必須利用有效的生活情境來觀察求職者行為,讓求職者在"無預警情況下自然表態出其行為特性",能較為準確的分析求
職者其人格特質。」(引號為本人所加)

註5:這是研究所學長在口試報告時傳授的小技巧。

註6:以上分析概念,請參考Strategic Interaction, Erving Goffman,(1969)

註7:我聽過一位經理對於面試的簡潔評論:「面試就是我騙你,你騙我,彼此欺騙的過程。」

arrow
arrow

    leop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