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是一個很不喜歡城市的人,之前在天龍國工作的時候,非常受不了那裡的步調。到處都是百貨公司、商場,你想要幹什麼,都需要消費,用錢購買各種物品與服務,從搖籃到墳墓都離不開消費,連塔位都是趁著特價買一送一來的,還在Moble01貼開箱文。

城市裡的人,無聊的時候,都在星巴克裡泡著,買杯咖啡,找個位置滑手機,或者去看電影,尋求種種感官刺激以圖消磨時間,或是排很久的隊伍,等著吃各式的美食(美食雜誌、網路人人稱讚的名店啊,必吃必吃),直到脹了肚子,再也塞不下去為止。

尤其走在天龍國的東區,透明光亮的摩天大樓、商場、電影院,人潮來來去去,看大家走路的速度,LED看板的光線、廣告看板、捷運刷卡的嗶嗶聲,只要站在路口就讓我兩眼發直,腦袋發暈...

為什麼一定要在人造的建築物、人造的物質堆、人造的刺激裡活著,
有沒有另一種生活的可能?

這是一直在我心裡的疑問。

「濱海茅屋札記」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,已經絕版了很久了,但實在是太喜歡這本,自己上網拍買了一本收藏著。

在這本書裡,孟東籬試著提出一個他自己的答案。

濱海茅屋札記  濱海茅屋札記2  



他讀梭羅的「湖濱散記」得到了啟發,自己帶著一家人,到花蓮的鹽寮,面著太平洋,用竹子和茅草搭了一間木屋。生活是很簡單的,沒有電視、冰箱、電扇,水、電是從兩邊鄰居接來的,唯二的電器是洗衣機和電鍋,吃自己種的菜,偶爾上市場補充不足,綠豆、薏仁、糙米、南瓜尖,拌一拌,也就飽足,想要打牙祭或想為小孩補充營養的時候,買隻烤鴨回來也就解決了。衣服大多是自己縫製的,人類社會生產太多太多東西了(最後都變成垃圾),他只要撿拾一點剩餘,就很足夠,就可以活得很好了。

他在屋裡作翻譯,剩下的時間就都是自己的了,不必像城市裡的人,工作累得半死,盼到假日的時候,卻只能想辦法「消磨時間」。

他「做自己想做的,或什麼也不做,而只是做天地間一個人,看看日升日落,讓風吹一吹,看看海怎麼藍,聽聽雞怎麼叫」。人類社會生產太多的繁華了,我們都忘記要怎麼活,有感於此,於是寫了這本書。

把外在的種種誘惑、物質的生活通通拿掉之後,生命的核心是什麼呢?

其實他沒有答案,也沒有人能夠給答案,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他的眼睛,重新認識這個世界。

他抱著黑色的汽車內胎(不是百貨公司充滿絢麗色彩的那種),飄浮在早已的廢棄T形碼頭裡面。他開始在想,為什麼這裡只有他一個人在游泳呢?為什麼住在海邊的居民,沒有下來游泳呢?

「人並不一定喜歡到海裏去游泳,至少,不會像城市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喜歡。某些人之以為在海邊游泳美好,絕大部分是受了旅遊業和其他廣告業的暗示,泳裝啦,海灘啦,太陽眼鏡啦,飲料啦,浪板啦,帆船啦……這一切,組合成了一種幻象:在海邊游泳是那麼青春歡樂幸福享受的事。」

「而事實上,當你一個人在海灘,沒有海濱游泳場的一切招徠與設備,你只單純的穿一條普通的短褲,浪來了,鑽進去,在海水裏游游,實在那並不會讓你有多少快樂與興奮,那只是件單純的事實,也只是件單純的感覺--你只是在這廣大的鹹水邊上游游泳,如此而已。它給你的快樂絕不比你坐在屋中靜觀碧藍萬頃更多。」

他在馬路看到車禍現場,被大卡車撞擊的機車騎士,屍體還在路邊,腦袋與身體分家,柏油路上佈滿了腦漿與血跡,頭蓋骨被壓得粉碎,上面長著黑黑的乾燥的頭髮。

死亡是什麼呢?也許是一片黑暗,是機械被turn off,啪一聲,電源被關掉。

「不再有絕望,不再有悔恨,不再有驚恐,不再有痛,也不再有世俗生活的煩惱。不再有早晨出門時的告別,也不再有辦完事就急急回來的重逢。生命於他而言是沒有了,沒有生過,也沒有死過,沒有快樂過,甚至也沒有悲傷過,因為那一切生死快樂與悲傷的記錄於今都化做了塗地的腦漿,腦漿既散,就不復再有記憶。這一切都像用水沖水一樣散失掉了。」

沒有了,什麼都沒有了,也許人生就只是心靈產生的夢幻泡影,心靈被關掉,什麼都被關掉了,種種腦電波,種種慾念想法,都隨著腦細胞的消亡,全部消散於虛空之中。

但是,這個世界(或是他人的世界)繼續運轉,鳥依舊唱,風依舊吹,好像有沒有你,都沒有什麼差別。所謂的「頓悟」,會不會也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,或只是自己沾沾自喜,以為自己懂得比別人多,比別人聰明,事實上,在腦漿塗地的那一刻起,就一點都不重要了。

在這裡不是要討論哲學或是討論襌的,我並沒有很懂,只是想分享這本真誠的書。有空去翻翻它吧,一定會有所體悟,會被感動的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op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